24小时内,成功阻止3起电信网络诈骗案,避免群众遭受经济损失,近日,新街派出所与农商银行紧密协作,这波操作赢得了群众点赞。
5月17日下午2时许,新街派出所接到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报警,称有客户可能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副所长乐翔指令民警施杭锋立即带队前往现场了解情况。
农商银行内,民警见到了执意要汇款的陈先生(化姓),正和银行的工作人员僵持不下。陈先生称,其之前在安徽老家买房,还有110000元尾款未结清。当天上午,有一自称房地产客服人员添加其微信,因对方能准确提供陈先生的购房信息,陈先生便不疑有他。
对方称因公司账户变动,让陈先生将剩余110000元尾款转至指定银行账户内,陈先生便前往银行汇款。
民警拿出宣传资料,通过真实案例讲解,不断进行劝说。原本态度坚决的陈先生终于幡然醒悟,对自己险些被骗后怕不已。经过反诈防范宣传教育,陈先生表示受益匪浅,回去也会提醒身边人多加注意。
没想到第二天下午,新街派出所又接到预警线索:辖区居民王女士(化姓)可能遭遇诈骗,正在准备汇款。民警胡连明第一时间联系当事人询问情况,告诫其千万不要汇款,保持镇静不要惊慌。
见到民警后,王女士终于松了口气,表示多亏了民警,在自己刚要转账前及时打来电话。原来不久前,她接到一个海外电话,对方自称是“浙江省通信局”,称王女士被人举报参与跨境赌博,随后电话转接至“广东省公安局”。急于证明自己清白的王女士赶到银行,打算按对方要求操作,总计4万元。幸好,民警及时赶到银行内耐心劝阻,并当面讲解进行反诈宣传。
民警表示,在这两起案件中,骗子均冒充客服人员,此类案件目前高发,特别是曾办理过房产、保险业务的市民一定要保持警惕。
同一天,新街派出所接到辖区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报警,称有群众来柜台汇款,疑似被骗。原来,当事人俞女士(化姓)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某保险公司客服,告知俞女士购买的保险可以进行退费操作,但需先交纳6885.8元保证金。
俞女士加了对方微信,因对方能准确提供俞女士个人信息以及多年前购买保险的资料记录,俞女士对此深信不疑,立刻来到银行准备汇款,多亏被细心的银行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劝阻。经过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说,俞女士恍然大悟,并当场将骗子微信拉黑。
警方提醒,“00”或“+”开头的显示境外的网络号码通常为诈骗电话,如有接到这种来电请直接挂断;接到自称房产、保险、购物网站等客服的电话,若对方要求进行转账汇款等操作,多为诈骗;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不会提供所谓的“安全账户”要求转账;如不幸被骗,应立即收集证据,并拨打全国统一反诈热线止损。(记者蒋超通讯员萧公宣)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