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苏州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苏州市工信局发挥平台叠加效应,依托苏州市企业服务中心、苏州市智能制造融合发展中心暨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验中心等载体,联手多部门打造苏州智能制造职业体验中心。
自9月起,苏州市工信局陆续邀请一些苏州标杆企业负责人现身说法,全方位展示企业“智改数转”成效,同时又剖析一些痛点问题,其中,“职业人才的紧缺问题该如何解决”最引人关注。
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苏州初步解决了“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又通过建设智能制造职业体验基地,精准发力,解决“谁来做”这个关键环节,走出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苏州之路。
苏州制造业转型
有了实景体验
走进位于泰山路的苏州智能制造职业体验中心,就身处一个体系庞杂又流程精细的工业制造现场。
在工业机器人区域,既有能实际应用在生产环境下的铆钳机器人、镶件机械手、焊接机器人等,还有可用于人员培训的机器人教学平台等,展现了苏州企业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雄厚实力。
在5G网络条件下,罗博特科公司的机器人可以与人类语音对话。智能巡检机器人不仅能够实现语音导览,巡场监控,还能一边行走一边“注视”着流水线的产品,随时发现不良品。
苏州市企业服务中心兼苏州智能制造职业体验中心主任计颖告诉记者:“很多企业特别是规下企业最缺的是数字化转型方面方案。我们中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景体验,促进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新型职业人才培育。”
今年初的“新年第一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上了日程,其中,职业体验成为众多企业的必修课。
11月17日,“智企在线”公益讲堂正式上线。直播过程中,企业纷纷留言互动,专家实时答疑解惑,大家表示本次活动内容丰富、贴近企业需求,激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目前,苏州智能制造职业体验中心汇集了苏州十大板块的68家优秀企业的经典案例,涵盖了120多个智能化流水线、无人车间,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智能制造职业体验架构;整合了22所职业院校在智能制造产教融合方面的经验做法,呈现了智能制造领域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并编研教材。
产教融合
在体验中寻找答案
苏州智能制造职业体验中心建成以来,面向全市中小学生,通过链接智能制造领域标杆企业、科研院所、职业院校,建设产教融合的实训基地,开展职业体验活动,深受师生欢迎和好评。
今年11月,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第二批省级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认定结果,苏州智能制造职业体验中心获省级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荣誉。
这一荣誉,凸显了苏州智能制造职业体验中心的“两手抓”特色,一方面,中心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演示、案例参考等支撑及高端培训、供需对接、产融对接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另一方面,该中心开设职业体验主题课程,为学生提供职业启蒙、职业认知,形成产学研协同育人新局面。
职业体验中心对师资队伍严格把关,打造了一支教育理念新、团队意识强、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充满朝气与活力、锐意改革与创新的优秀教师群体。体验中心负责人由苏州市企业服务中心主任担任,体验中心专职管理人员2名,专职指导老师9名,兼职指导老师2名。中心管理人员、专兼职教师硕士比例达50%。
中心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根据体验对象的不同层次,提供小小讲解员、定制鼠标设计师、智能垃圾分类员、智能素描工程师、机器人编程员、VR工控安防师等八种不同的模块课程。每一课程分别针对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维度提出了不同的职业体验活动目标。
中心共有新技术、新产品、新平台和新解决方案四大展区,打造真实职业情景和体验岗位,通过职业倾向测试、职业场景体验、职业规划指导、职业拓展培训等,帮助学生明确个人发展方向,促进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的培养。
为企业育才
破解转型升级痛点
人才难得,这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痛点,也是苏州市工信局为企业纾困的重要发力点。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为此,职业体验中心乘势而为,围绕“职业倾向测试—职业体验活动—职业培训拓展”这一主线,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能够更好参与到职业体验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或职业。
记者了解到,苏州智能制造职业体验中心在运行过程中已得到多家企业支持,赛宝实验室、莱克电气、博众精工等企业在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共同研究课程、安排工程师现场教学等方式参与了课程体验。
该中心把职业体验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一种途径,聚焦发展新目标,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目前,全市68家标杆企业入驻,融合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展示的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的核心零部件,均由苏州本地企业研制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性能、功耗等方面均可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在设备资源、场景体验、岗位实训、课程开发上都具备天然的地域优势。
在苏州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中,如何把握机遇,亮出自己的一套绝活,这是苏州市智能制造职业体验中心面向社会承担的义务。
计颖介绍,今后中心需要充分发挥平台资源优势,依托工业应用场景,培育产教融合IT人才新力量,已与软件行业协会、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达成合作,分别成立“数字+工业”软件实践基地、教学实践基地、智能制造职业体验基地,持续挖掘企业资源并为企业赋能。(苏报记者张帅)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联系邮箱: 5855973@qq.com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广告服务| 建站服务| 联系我们
中国焦点日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2005074号-20,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